<legend id="h4sia"></legend><samp id="h4sia"></samp>
<sup id="h4sia"></sup>
<mark id="h4sia"><del id="h4sia"></del></mark>

<p id="h4sia"><td id="h4sia"></td></p><track id="h4sia"></track>

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
  • <input id="h4sia"><address id="h4sia"></address>

    <menuitem id="h4sia"></menuitem>

    1. <blockquote id="h4sia"><rt id="h4sia"></rt></blockquote>
      <wbr id="h4sia">
    2. <meter id="h4sia"></meter>

      <th id="h4sia"><center id="h4sia">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</center></th>
    3. <dl id="h4sia"></dl>
    4. <rp id="h4sia"><option id="h4sia"></option></rp>

          设为首页 / 添加收藏 / 返回首页
        当前位置: bat365在线登录 -> 法院要闻

        风雨兼程执行路的背后,有一种无奈叫“执行不能”!

        发布时间:2018-09-18 11:34:08


            一、什么是执行不能

            指法院已最大限度利用已有的资源进行查控,并对被执行人采取了限制高消费、列入全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等措施,逐步限制被执行人活动的空间,案件仍然执行无果。

            二、“执行不能”案件的表现形式

            一部分为被执行人无财产可执行,最终程序终结的案件。

            另一大类为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,但由于财产已全部被抵押,在抵押财产无剩余价值的情况下,这对于普通债权人也相当于无可供执行财产。

            三、“执行不能”案件的类型

            当前,大量纠纷涌入法院并进入执行程序,面对复杂多变的执行案件,人民法院迎难而上,积极破解“执行难”,坚决撕掉“法律白条”,但一些“执行不能”案件的存在,着实让执行干警无力可施。

            一是无保险兜底,交通肇事后无力赔偿的交通肇事类。

            二是被执行人下落不明、查无财产,胜诉却拿不到钱的高息借贷类。

            三是“僵尸企业”无力赔偿的经营风险类。

            市场经济存在风险,而“执行不能”就是这种风险的具体体现之一。做生意有可能盈利,也有可能亏损;签订合同有可能得到履行,也有可能履行不了还被拖入诉讼;打官司有可能胜诉,也可能败诉;拿到一份胜诉的裁判文书有可能得到执行,亦有可能‘执行不能’。

            四、遭遇“执行不能”该怎么办

            对“执行不能”的案件,法院将暂时结束执行程序。目前,法院对待“执行不能”案件有三种处理方式。

            一是终结执行。法律规定,当具有下列“执行不能”情形之一的,法院应当裁定终结执行: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死亡,无遗产可供执行,又无义务承担人的;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因生活困难无力偿还借款、无收入来源,又丧失劳动能力的;被执行人被法院裁定宣告破产的;作为被执行人的企业法人或其他组织被撤销、注销、吊销营业执照或者歇业、终止后既无财产可供执行,又无义务承受人,也没有能够依法追加变更执行主体的。

            二是终结本次执行。法律规定,在穷尽财产调查措施,未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,并且已经履行完法律规定的程序,在申请人签字确认或者报上级法院批准后,可以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。

            三是司法救助。执行程序中的司法救助制度是指在民事执行程序中,在被执行人下落不明或者法院穷尽所有执行措施后,发现被执行人确实没有执行能力,而申请人经济条件极其困难,不足以维持日常生活,国家根据相关规定对其给予一定经济救助,以帮助其解决生活困难的一种救助行为。

            有些申请人对终结执行和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存在很大误解,认为终结执行或终结本次执行程序以后,自己的案件就被束之高阁、置之不理,其实并非如此。

            终结执行或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后,当申请执行的条件具备时,申请人申请恢复执行的,法院应当恢复执行,且申请不受时间限制。法院每半年都会通过网络查控系统,查询一次被执行人的财产,符合恢复执行条件的,法院会依职权主动恢复执行。

            重点提示

            对于“执行不能”终本案件,法院可对被执行人采取限制高消费、加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措施,法院每半年都会集中在线上发起网络查询,对被执行人的银行账号、车辆等财产进行查询,发现有财产的,立即恢复处理。

            最高人民法院提出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针对的是“执行难”案件,即被执行人有财产、有履行能力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执行不了的案件,“执行不能”案件本质上属于申请执行人应当自行承担的商业风险、交易风险和法律风险,不应纳入执行难的范畴。

            造成案件“执行不能”,既有市场交易本身的风险,也有被执行人想方设法逃避履行法定义务的原因,同时也有被执行人确无履行能力的因素。

            我们既呼吁被执行人讲求诚信,积极履行债务,也希望申请执行人能理解客观现实。法院对此类案件也将定时进行查询,一旦发现有财产线索,将立即恢复执行,努力实现胜诉债权。

            抓失信被执行人,

            发布悬赏公告,

            公布全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...

            法院执行干警们

            一直都在竭尽全力,东奔西走地查探,

            即使“执行难”,也是在全力破解!

            希望大家明白,

            理性认知 “执行不能”,

            理性看待执行工作。

        责任编辑:王庆祝    

        文章出处:bat365在线登录_外围365bet网址_365彩票app下载不了法院网    


        关闭窗口

        您是第 10575875 位访客


        Copyright©2023 All right reserved  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-2